TOPSIS (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) ,也称优劣解距离法,是一种常用的组内综合评价方法,能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信息,其结果能精确地反映各评价方案之间的差距
针对多标准/多目标决策问题(MCDM/MCDA),决策者需要面对多种决策标准和可行决策方案,TOPSIS 的作用就是帮助决策者综合考虑多个决策标准,在多个可行决策方案之间找到最优解
TOPSIS 示例:评估 5 所研究生院的教育质量
5 所研究生院的评估数据及其权重如下:
院校 | 人均专著 $x_1$ (本/人) | 生师比 $x_2$ | 科研经费 $x_3$ (万元/年) | 逾期毕业率 $x_4$ (%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A | 0.1 | 5 | 5000 | 4.7 |
B | 0.2 | 6 | 6000 | 5.6 |
C | 0.4 | 7 | 7000 | 6.7 |
D | 0.9 | 10 | 10000 | 2.3 |
E | 1.2 | 2 | 400 | 1.8 |
- 权向量在本案例中设置为 $\omega = [0.2,;0.3,;0.4,;0.1]$
- 权向量一般来自专家评估法或基于信息论的熵值法
STEP1:指标属性同向化,避免有的指标越大越好,有的指标越小越好
院校 | 人均专著 | 生师比 | 科研经费 | 逾期毕业率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院校 A | 0.1 | 1.000000 | 5000 | 0.212766 |
院校 B | 0.2 | 1.000000 | 6000 | 0.178571 |
院校 C | 0.4 | 0.833333 | 7000 | 0.149254 |
院校 D | 0.9 | 0.333333 | 10000 | 0.434783 |
院校 E | 1.2 | 0.000000 | 400 | 0.555556 |
- 人均专著、科研经费为效应型指标,越大越好;因此保持不变
- 逾期毕业率为成本型指标,越小越好;因此取倒数
- 生师比为区间型指标,需人为定义最佳稳定区间和最大容忍区间
STEP2:指标属性归一化,即每一列元素都除以当前列向量的范数
院校 | 人均专著 | 生师比 | 科研经费 | 逾期毕业率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院校 A | 0.063758 | 0.597022 | 0.344901 | 0.275343 |
院校 B | 0.127515 | 0.597022 | 0.413882 | 0.231092 |
院校 C | 0.255031 | 0.497519 | 0.482862 | 0.193151 |
院校 D | 0.573819 | 0.199007 | 0.689803 | 0.562658 |
院校 E | 0.765092 | 0.000000 | 0.027592 | 0.718952 |
STPE3:根据每一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,确定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
人均专著 | 生师比 | 科研经费 | 逾期毕业率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最优方案 | 0.765092 | 0.597022 | 0.689803 | 0.718952 |
最劣方案 | 0.063758 | 0 | 0.027592 | 0.193151 |
STPE4:利用优劣解距离,来进行单一方案的评价,选出最优方案 $$ 方案A的距离=\frac{方案A-最劣解}{最优解-最劣解} $$
- 方案 A 为理想最优解时,其距离值为1;方案 A 为理想最劣解时,其距离值为0
- 遍历所有方案,并按照距离排序,最终距离最大/排名最高的方案,即为最优解
人均专著 | 生师比 | 科研经费 | 逾期毕业率 | 最终得分 | 正理想解 | 负理想解 | 排序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院校A | 0.1 | 5 | 5000 | 4.7 | 0.485830 | 0.406984 | 0.384552 | 4 |
院校B | 0.2 | 6 | 6000 | 5.6 | 0.526483 | 0.368177 | 0.409360 | 3 |
院校C | 0.4 | 7 | 7000 | 6.7 | 0.562158 | 0.315879 | 0.405565 | 2 |
院校D | 0.9 | 10 | 10000 | 2.3 | 0.677571 | 0.239342 | 0.502968 | 1 |
院校E | 1.2 | 2 | 400 | 1.8 | 0.400512 | 0.531357 | 0.354994 | 5 |